

升級改裝件 | B16電調版改F8X M3,重燃熱血Power!
如今,我的座駕是一部2015款的寶馬F80 M3。鑒于帝都難于上青天的搖號政策,選擇M3著實是為了兼顧不同的使用場景,既要滿足日常的通勤需求,還要偶爾撒歡放飛自我,跑跑山路,下下賽道,再加上四門性能房車一直是我的最愛,它順理成章成為我的不二選擇。此時此刻有同好嗎,請舉手。
作為這一級別的標桿產品,M3在性能上應該不會引來異議,對于駕駛層面的理解,寶馬確實高于它的競爭對手。得益于全新架構的底盤設計以及爆炸式進步的動力單元,F8X的M頗受車主的好評,而在車主看來,它就像外科手術刀一般精準且鋒利,無限接近于完美。
然而,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,車無完車。由于年事已高的原廠避震已逐漸滿足不了激烈駕駛的需求,再加上百改降為先的改車定律,讓升級避震提上了日程。不過,選擇一款適合M3的避震卻是一件讓我比較糾結的事。
M3采用了一款三段式電調阻尼避震,根據車輛的使用場景可以隨時調整避震的阻尼力。這是一個如果需要更換避震,我非常希望保留下來的功能。而如果選擇一款普通絞牙避震,則還需要購買屏蔽器,以防車輛電腦報錯出現故障碼。在目前的市面上,能夠滿足這一需求的只有兩個避震品牌,一個是BILSTEIN,一個是KW,它們都是避震的一線大牌,同樣來自德國。
最終,我選擇了BILSTEIN B16 DampTronic,這是一款完美適配支持原廠電調的避震器。作為BILSTEIN避震家族的頂級型號,B16在做工方面也屬上乘。鋼制的筒身保證了車輛激烈駕駛的強度,細節方面保持了德國人一向的嚴謹細致。而支持原廠電調阻尼的BILSTEIN B16所搭載的 DampTronic技術能根據傳感器偵測車速、阻尼、發動機動力來調整出最適合當下路面的阻尼設定。
說到BILSTEIN對于主機廠的適配,其實在歷史上,有很多經典車型都采用了BILSTEIN的避震系統,并且無一例外全部為高性能型號。比如,三菱EVO RS、斯巴魯Impreza STI Spec C、馬自達RX-7 Type RS等等。在我看來,BILSTEIN專為原廠打造的避震升級系統,在盡量減少原廠平衡的狀態下,提升車輛性能,對于入門級玩家來說不失是一種較為妥善的升級解決方案。
■ 斯巴魯STI S207裝備的Bilstein
在京城著名改裝店FIST AUTO安裝完畢后,我邀約同事小熊的M4一起去銳思賽道進行測試,畢竟與一輛同平臺的原廠M4相比,提升效果一目了然。
測試分為兩部分,第一階段為繞樁測試,這項測試旨在反映出車輛的操控性(比如轉向的準確性和靈敏性以及極限狀態的穩定性和寬容度),底盤的調校水平(如底盤和懸掛系統的韌性和強度,車輪的抓地性和循跡性)以及舒適性(比如座椅的包裹性和支撐性)。總之,繞樁測試能較充分較客觀的反映出車輛的行駛性能和素質,通常以速度為衡量標準,繞樁速度越高,車輛操控性越好,極限越高,運動性越強。
繞樁測試分為兩種,一種是車輛在定速40公里/小時進行繞樁行駛,裝備了BILSTEIN B16 DampTronic避震的M3以精準的走線,以及較小幅度的側傾,順利完成了測試。而原廠M4則在測試后段,因為避震無法提供有效支撐,車輛側傾嚴重而導致車輛循跡失敗,推頭滑出測試道路。
第二種繞樁測試,則是兩車以可以行駛的最快速度完成繞樁,在這項測試中,M3以45公里/小時的速度完成繞樁,而原廠M4則以35公里/小時完成,BILSTEIN B16 DampTronic的優勢顯而易見。
■ 完成繞樁后,測試了車輛的剎車姿態。具體見圖
車輛加速至80公里/小時后全力剎停,原廠M4的動態慣性使前避震大幅度壓縮,后車尾則高高抬起。
而使用BILSTEIN B16 DampTronic的M3,不僅剎車距離變短,還保持了適中的車身姿態,并沒有出現嚴重的點頭現象。
總結這次測試,雖然條件限制并沒有使用更加專業的測試以及測試設備,但兩項簡單的測試已經完全驗證了更換避震的M3在極限行駛下,擁有更加優異的表現,再加上完全支持原廠的電調阻尼功能,B16 DampTronic,真香。